功能:通过循环泵将池水输送至过滤、消毒设备处理,再将净化后的水送回泳池。
关键设备:循环水泵、管道、均衡水箱。
作用:
物理过滤:清除毛发、皮屑等悬浮物。
化学平衡:均匀分布消毒剂,维持余氯浓度。
防止短流:避免池水局部停滞滋生细菌。
设备类型:砂缸过滤器、硅藻土过滤器、硅藻土过滤器。
核心作用:
截留肉眼可见污染物(如藻类、毛发)。
减少后续消毒剂用量(过滤掉有机物可降低氯消耗)。
设备选择:氯片投加机、紫外线杀菌器、臭氧发生器。
核心作用:
即时杀菌:破坏细菌、病毒结构(如氯的氧化作用)。
持续抑菌:维持余氯浓度,防止二次污染。
pH调节剂投加机:维持pH值7.2-7.8,确保消毒剂有效性。
除藻剂投加设备:抑制藻类繁殖,防止水体发绿。
毛发收集器:拦截毛发,保护水泵和管道。
标准要求:泳池水需每6-8小时循环一次(竞赛池更短)。
设备匹配:循环泵流量需≥泳池容积×循环频率(如50m³泳池需每小时循环400m³水)。
问题警示:循环不足会导致死水区(如池角、深水区)污染物堆积。
氯消毒:成本低但易产生刺激性副产物(如三氯甲烷)。
紫外线+氯组合:减少氯用量,降低呼吸道刺激,适合儿童泳池。
臭氧消毒:瞬间杀菌无残留,但需配套氯剂维持长效。
砂缸过滤器:过滤精度5-10微米,适合常规泳池。
硅藻土过滤器:精度0.4-1微米,可去除隐孢子虫等顽固微生物,但维护复杂。
水质恶化
短期:浑浊、异味、泳后皮肤瘙痒。
长期:军团菌滋生(引发肺炎)、藻类爆发(水体发绿)。
健康风险
游泳者接触污染水可能感染结膜炎、中耳炎等疾病。
资源浪费
直接换水比循环处理耗水量高3-5倍,且增加废水处理成本。
公共泳池:砂缸过滤+氯消毒+pH自动调节,适应高人流冲击。
高端泳池:硅藻土过滤+紫外线+臭氧,追求水质清澈。
儿童戏水池:全流量紫外线杀菌+无氯配方,避免化学刺激。
每日检查:循环泵运行状态、消毒剂余量、溢流槽清洁。
每周维护:反冲洗过滤器、检测pH值、清理毛发收集器。
每月保养:校准传感器、更换磨损密封件、检查管道腐蚀。
采用变频水泵,根据人流量调节循环流量。
使用太阳能辅助加热,降低能耗。
安装在线监测系统,实时预警水质异常。
游泳池设备是水质处理的“硬件基础”,而科学的运行管理是“软件保障”。二者缺一不可:
设备决定处理能力上限(如过滤精度、消毒强度)。
管理决定处理效果下限(如是否定期维护、参数是否达标)。
最终目标是通过设备与管理的协同,实现“水质安全、健康舒适、经济可持续”的泳池环境